知道绍兴东山是读了李白的诗,"冶城访古迹,犹有谢安墩。”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”吴风谢安屐,白足傲履韈。”《登梅冈望金陵赠族姪高座寺僧中孚》,”莫学东山卧,参差老谢安。” 李白《送梁四归东平》,听说东山有谢安墓,我就慕名而来了。
沿着曹娥江溯江而上,这曹娥江因汉代曹娥跳江救父而名,山山相连.水波相依,山在缓缓后退,江水激荡飞扬-蔚蓝天空白云朵朵,倒映在浑浊的江水上闪着白色的光,这光随着波浪而起伏,使浑浊江水变得起来,像有无数个白珍珠在闪烁,这江波伴我而行,像在无声地向我诉说着什么!当年谢安是从这里溯江而上吗?他站在逢船上伫立,两岸传来纤夫的号子吗?水波激敛,水影滔滔,淝水的战鼓声是否在他耳边回荡?这两岸的绿色在缓缓地向后退却,他心急如焚,恨不得一脚跨到金陵,风萧萧兮易水,壮士一去兮!
现在我眼前不光是这一泻千里的江水,更是那一望无际的绿了,听山风呼啸,那荫翳的树叶在簌簌作响,远望那山恋,有的伸到半空中,显然俨然的庞然,在默默地向我倾诉,多少历史的尘垢在这飞扬啊,那些小的山簇拥在大山的四周,披着绿色的绸带,晃悠着,起伏着,跳跃着,日出日落,永远穿着这绿色的衣服,让我沉湎在这一片绿色中,一千多年前,谢安穿行在这一片绿色中,山风在空谷中回荡,山泉涧涧,切切喁喁,蹲下来,捧一把山泉洗一把脸,世外桃源,这把绿尽收在眼里,瞧,升上去的绿仿佛绿色的地毯,一点一点地铺开,点点滴滴地缀着,仿佛被剪过一般,垂下来的绿仿佛像爆布一样飞流直下,白色的阳光闪耀着这绿色,山的倒影在这绿色中晃动,这绿是流动的音符,仿佛响起高昂的歌声,在耳边聒聒而语,打破这四野的岑静。让我默默地看着这浓浓的绿吧,它正张开双翅躺开胸怀欢迎着我,当年谢安也在这片绿色中徘徊游荡,听不到外面的炮声,不为生计而烦恼,只有这绿色这宁静陪伴着谢安!
不远处传来和尚诵经声,那袅袅的声不绝于耳,伴着木鱼声,车到国庆寺停下来,烟灰飞舞,飞到屋檐上飞到半空中,眼前的国庆寺翘檐流瓦,门前的石狮由于年代悠久而变了颜色,仿佛一个怨妇在门前默默地等待翘首盼望着谢安的归来,多少年过去了,金黄的石狮变成灰色,掉落着石屑,仍在苦苦等着,苍天为证,日月为指。眼前的国庆寺为传统的明清大式木结构古建筑:双层双檐歇山顶,看上去非常雄伟,仿佛伸向山壁的一双手臂,清灰色城墙砖墙面,汉白玉栏杆,泥塑龙吻,在木鱼声中在悠悠岁月中向香客倾说。一千八百多年前,谢安在这建起明月堂和白云堂,捧书夜看,洁白的地板上倒影着他的背影,油灯一闪一闪,暗红的光一窜一窜的,一边是和尚念佛的颂经声,这声干扰不了他的读书,真是心静如境,那时候,佛教在中国刚刚盛流,他可以做个香客,搧客,挣点香火钱糊口,但他一心一意做学问,博览群书,胸有指点天下的大志,那是要有怎样的韧性和意力,来往不断的香客,长诵短吟的颂经,扑鼻的香烟,打扰不了你,你沉湎在书海里,在书里的邀游,你轻轻地触摸着书角,凝听着书的呼吸,抚摸着书的页脉,你和书深深地掺和在一起,无论睛空万里还是暴风骤雨,你在读书,在夏天你一边扇着竹扇一边看书,在冬天,你凑在火炉看书,长年累月的积累,你读了何至万卷书,胸中何至万兵,你隐居在东山,有江水滔滔的曹娥江水与你作伴,潺潺流水声在你心中起伏,有青翠的东山与你作伴,那翠嫩的绿叶起伏荡漾,一眼望不见边际,有那寺里的钟声伴你入眠,看上去是单孤冷漠,你心里却充满火一样的热情,天生我才必有用。你深信总有一天你的才能能像金子一般发光,指点江山。扭转乾坤。所以你虽然隐居在东山,可胸怀着外面的世界,所以你东山再起,再起给了世界一个惊喜,这个惊喜并不是一个意外,而是在东山他就下了功夫的,对战局了如指掌才水到渠成。
东山江边山壁间有一形如手指的巨石,临江射西而出,故名“东山指石”的巨石,四周是崎岖的山悬,这巨石朝西指向曹娥江,江水哗哗而过,扑打着山崖,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而滔滔不绝,山悬也不是白白地听的,它献给曹娥江一片绿色,沿着弯弯绕绕的山间小道,谢安来了,他招着手,走进这一片树影的清凉中,招来一朵朵白云,在山与山之间,水与水之间,有这白云飘飘,它飘来一片光芒,飘来缕缕清香,飘来丝丝热烫,这一片白云啊,让我可淋浴着你的光泽吧,让你笼罩着我的心思吧,蔷薇花盛开在悬崖边上,那粉红的花盛开在绿叶丛中,绽开在江边,我仿佛看到谢安把鱼杆伸向江水,无数只小鱼从他脚边游过,像白色的闪电,这些鱼仿佛故意凑到他脚边,他弯下腰蹲下来,双手捧起江水,鱼从手隙边游过,他失望他摇头,哈哈大腰,月亮升上来了,眼前的一切尽显在模模糊糊中,看不到那绿色了,只是浅深不一的黑了,那绿仿佛被淡淡的黑纱遮住了视线,一切变得朦胧了,听到激湍的水声,听到蝉在不停地叫唤,云雀从头顶上飞过,鹰展着翅膀一头扎水里,不会儿嘴里含鱼从江水跳出来,在黑暗中看着鹰从头顶上飞过,夜色迷人,你己忘不归家了。和他作伴的谢妃拎着竹篮送晚饭来了,她的脸是那样的白洁,没留下岁月的痕迹,走路来裙子窸窣作响,不远处传来狗的狺狺叫声,传来布谷鸟的叫声,月亮升上来了,照在粼粼碧波的江面上,天上一个月亮,江面上一个月亮,沿着崎岖的山坡,走在这羊肠小道,碎石支着她的脚,习习春风吹拂着她的长发,伸长脖子远望,终天看到坐在石墩上钓鱼的谢安了。她不会走错路的,因为谢安每次都在这儿钓鱼,轻车熟路,野草飞窜猛长,挤得路渐渐变窄,终于,看到这连晚饭也顾不上吃的钓鱼人!
虽是隐土,文友亲朋却常聚在指石下,王義之的二儿子王凝之娶了谢安的侄女谢韫道,王羲之常串门谢安,王義之以书法而闻名,谢安以才而出名,谢安、王洽、刘恢、王羲之、殷浩、郄超、孙绰、桓彦表、王敬仁、和充、王坦之、袁伯彦常常相聚在手指巨石,这里松涛阵阵,树影婆娑,陆游诗:绝顶松风透胆清,谢公曾此养高情。松树仿佛像哨兵一样成排地屹立,一望无际,树叶编织成一片绿色,像波浪起伏的绿色的海洋,这绿清晨被露珠滋润,松树有红松,青松,鱼鳞松,红皮云杉,这些松树你挤我我挤你,似乎各不相互,树枝交叉地伸着,仿佛在招手打着招呼,呼来清润的气息,呼来一片绿色,呼来游人的脚步,铺天盖地的绿啊,绵绵不断的绿啊,这是春天的绿色,这是希望的绿色,它不是一点点的,不是一缀缀的,不是一片片的,而是浑然一起的,深深地连一起,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巨手涂上一层绿色,不是慢悠悠地涂,而是眨眼间下子都涂了,涂得那么均匀,没有一点深浅,仿佛染过一般,这些由无数个绿叶组成的绿啊,绿叶上线脉各不同,有浅有深,有弯有直,叶子也有扁的,长扁的,短扁的,有的是有带刺的茎,在风中像绿色的飘带,起伏不定地飘扬,使我们仿佛驾舟而行在绿色的海洋里。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,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贺知章的《咏柳》充满再现了东山的柳树,寒冬过去了,初春来了,柳树出了新芽,长出了翠绿的新叶,新叶带来了焕然一新之感,再也找不到枯叶,在东山看到满目的柳叶,那是勃勃生机,那是新的一年的开始,轻柔飘逸的柳叶垂下来,在春风中欲不不动,轻柔地吹拂,仿佛垂地的绿发,像绿色的丝带在飘动。
举杯长饮吧,醉伏在这萋萋野草上,任春风吹拂吧,听不到北方的战马厮杀声,王義之挥毫泼墨,谢安站一旁默默地看着,他们有的吟诗,有的看书,有的默默地散步,有的在欣赏着王義之的书法,有的弹琴,有高山流水之感。一片溶溶,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宁静啊,没有欢愉,只有沉思。
谢安安于隐居,他的才华却扬名于外,他的妻舅叫他去苏州做官,他去做一年不到他就拂手而归,谢安的名气太大了,时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才华,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请他出山,仅一个多月,他就告假回到了东山。后来,朝廷又曾多次征召,谢安仍然予以回绝。可当前秦符坚的军队杀到首部金陵的江北,他坐不住了,挺身而出,以八万人马对阵八十前秦大军他谱写了东山再起的传奇,创造出草木毕兵的神话。
战鼓敲起,万船竞航,彩旗飘扬,厮杀声震天。在十二月寒冬的深夜,后秦军向淝水进发了,那么多战船把江面挤满,苻坚一看对面江面上静悄悄的,好像对方一点准备也没有,兵不血刃啊,心里该是多么高兴,过了江就能打到金陵,直捣黄龙。他觉得这么轻而易举地过江不过瘾,要在江上打一仗,于是他命令部队后撤,等待对方出现决一死战。在后退中突然从江边草丛中窜出无数船,船上人弯弓射箭,打了个措手不及,后秦后面船以为前面打败了才撤的,,赶快慌不择路地逃。原来,苻坚派朱序向谢安劝降,朱序泄露了后秦军的虚实,谢安派刘牢率五千人攻破洛涧,从背后向后秦军发进攻,由于突然,后秦军慌了手脚,阵容大乱,谢玄带兵从正面攻击,两面夹击下,六十万后秦军被八万东晋落慌而逃,节节败退,只听到处喊着:"秦军败了!‘’突如其来的符坚被一箭穿心,昏迷不醒。失去主心的后秦军只晓得逃命,草木皆兵,一有草动,就以为东晋军来了。
到东山找一个人,我看到谢安的墓,重修后的谢安墓在国庆寺大雄宝殿西北,墓道两旁排列着石人、石兽;一千八百多年来,石人,石兽就这样迎送着客人,墓前地坪是大方青砖铺砌;青砖己经磨去一层光泽,缝隙上的杂草被脚步踏光,香炉上烟灰袅袅,祭桌上的祭菜没了热气,还没撤去,墓为石砌圆拱型,墓碑上镌刻“晋太傅谢公墓”六个遒劲的楷书。墓的造型给人以庄重、肃穆的印象。墓地朝北,象征盼望着祖国的山河早日统一,墓前的黄连木,一千八百多年了依然倔强地活着,曰日夜夜与墓相伴,无论风吹雨打,它都默默地-与墓为伴,深深地连在一起,无论岁月怎样敲打,初心不改,默默地向后人诉说着东山再起的故事。
永王正月东出师,天子遥分龙虎旗。
楼船一举风波静,江汉翻为雁鹜池。
三川北虏乱如麻,四海南奔似永嘉。
但用东山谢安石,为君谈笑静胡沙。
我到东山去找一个人,因为我怀带一本八十万字长篇小说,希望借着谢安的灵气,凭这本书东山再起。
预定专线 Hotline:+86 575-8882 8888
中国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大观路88号
88 Daguan Road, Shangyu, Zhejiang, China, 312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