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时节,我连续两天坐在电脑前码不出字来,莫非创作也会“疰夏”,思维也有“痉挛”?正心烦意乱间,绍兴文友老何“魅惑”我:“过来吧,看看你们老谢家的东山,也看看东山湖盛开的荷花。刚巧举办主题征文呢,你就耍一回‘看图写话’的把戏呗。”也好,咱“老谢家的东山”,说得如此亲热,岂有不看之理?再说了,绍兴上虞地界,乃虞舜封地、青瓷故地、“竹林七贤”组合中“大帅哥”嵇康的祖籍地,也是孝女曹娥和才女祝英台的“快乐老家”呢。
好唻!我正式接受来自东经120°北纬30°发出的邀请。说走咱就走,越城之行,不过四小时车程。青春年少时,我曾在江南浪迹八载,学得的吴语还算凑合。这不,一沾上锦绣江南的水气,那干蔫日久的吴地方言,便如同菱角花一般肥硕、绿意,使劲开出黄、白、粉、红色的花朵来。
打个俗气的比方,如果把曹娥江风景名胜区比作绍兴的生煎烤饺,那么,东山景区便是香菇剁成的美味包馅,东山湖则是一碟香油米醋加虞虾籽酱的蘸料。水阔山远,峰峦叠嶂。由诸葛仙山、卧龙山、五龙山、木桥山、坤山庇护着,东山依旧气脉不断,气场不凡,气度不俗。
文化是灵秀江南与生俱来的“胎记”,而隐逸文化是最青紫的片状色素。隐逸文化是一部大书,“泰伯奔吴”在太湖北岸的梅里写下“卷首语”;地处“吴根越角”的嘉兴,是商圣范蠡急流勇退辞官“下海”的最初驿站;而隐居东山、弄舟曹娥江的谢安公则不同,他有别于那一大帮子耍“行为艺术”的魏晋名士,先隐后出,镌刻了不同凡响的文化符号,打造出另类别致的精神美学空间。
二
近东山景区,曹娥江水面豁朗。山崖有一巨石翘起,状如男子喉结,亦如肉嘟嘟手指指远方之远。此岸的“江南第一指”,与彼岸的会稽琵琶洲遥相呼应,“指石弹琵琶”情状逼真,富有诗意质感。江水汩汩潺潺,唱和着琵琶音韵。
我猛然忆起李白的诗句:但用东山谢安石,为君谈笑静胡沙。便问道:“这块石头是不是诗仙所说的谢安石?”老何淡然一笑:“肯定是先有了这块石头,而后有谢安,石头为主,人物为客。谢安,字安石,此石非彼石。在这块石头下,谢安时常与骚客高僧吟诗作书对弈弹琴。”居然连老谢家的“家事”也没能弄懂,闹出笑话来,我还是草率、浅薄了。
这水下便是指石潭,遥忆当年,谢公“出则渔弋山水,入则言咏属文”,钓起活蹦乱跳头尖身扁尾似扇的蓝鳊,钓起湛蓝春水,倒也逍遥自在。也不知隐士是以红蚯蚓,还是以香喷喷的面粉团为饵?
尾随一缕江风,跟定几粒鸟鸣,我和老何进入东山景区。天朗气清,林木葱郁,挟风聚气,卧虎藏龙。正中立一尊汉白玉石“江左风流宰相”谢安雕像,戴平巾帻,着肥袖衫,系宽束带,穿翘头鞋,衣袂飘飘,丰姿翩翩。身材颀长,面容俊朗,须髯逸动,心如止水,尽显魏晋风流。目光刚毅,远望云天,似在运筹帷幄之中,抑或字斟句酌之间。
一溜古旧牌坊、残缺刻石姿态各异,站有站相,诠释着历史的辉煌,见证着岁月的沧桑。他们一定知晓不少失传的掌故,只是清一色守口如瓶。三门四柱式牌坊巍巍然。一条神道步步攀高,引领哥俩步入东山胜境。一簇山风摆着窈窕的身段,迎迓上来,一如东山村大方好客的村姑。
一路之上,风景秀丽。鸟鸣啁啾,此起彼伏。有一只鸟一直相伴着,喙、双脚橘红,头、颈部毛羽黑色,白腹,体羽紫蓝,尾长高翘若勺柄。老何指点着:“这是红嘴蓝鹊,鸟类中当之无愧的高颜值,是神话传说中青鸟的原型。”我原先以为这精灵是从年画抑或剪纸上飞来,不意竟有如此强大的“背景”。红嘴蓝鹊在银杏枝头抖动着尾巴,小太平鸟近过身来,冠羽竖立,全身灰褐,尾稍绯红,体态轻盈,甚是讨喜。一群鸟结伴,往着翠绿竹林掩映中的国庆寺去。
洗屐池居寺院左侧,不规则圆弧形状,刻有一副楹联:挂印弹冠下北阙,扶柺洗屐上东山。此乃主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心境的真实写照。我有些纳闷地问老何:“这一泓好水,咋的就只派洗鞋子这单一的用场呢?太过奢华吧。”“心大的人脚也大呗!”相视一笑。
这时,一只野鸡晃动毛羽绚丽的尾巴,从菖蒲间的窠里飞腾出来,啄食一会,又转身回去。这一组长镜头的画面,是否“泄密”了入世出世的微妙流程?江南的美学,我有时看不懂。不经意一瞥时,藏着掖着的花鸟虫鱼也是一幅美艳图画。对这一方山水之间的皱褶处,仔细研读,必有收获。
三
晋代名贤牌坊典雅而肃穆,在漫长神道上自成段落划分。两侧,分列石羊、石马、石狗、石虎等动物雕塑,或憨态可掬,或威严凛然,寓意着忠、义、节、孝。一道“东山再起”的照壁厚重敦实,如一部古籍的腰封,将太傅祠藏一半露一半,拿捏得恰到好处。正殿立晋太傅文靖公谢安、康乐公谢玄、袭康乐公谢灵运雕塑,这三代四辈或文韬,或武略,各领风骚,共同将宝树家族的鼎盛推向巅峰。“咚咚咚——”我倒头便拜。东山四友、淝水大捷等壁画,分别“定帧”了谢安公的朋友圈和高光时刻。东山教子图则演绎了悠悠家风脉脉相传。谢道韫的咏絮之才,谢玄的芝兰玉树之说,也为增加成语词典的厚度贡献了份额。
晋太傅谢公墓碑古朴沧桑,周边芳草萋萋,古松枝干遒劲,如撑起的华盖,庇护着墓地。旁有清泉一口,名始宁泉,因风吹雨淋字迹模糊,当是古物。流年似水,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布衣名士,将一大把静谧时光投掷在这里。东山成全了谢公,谢公抬举了东山。
天下太平之时,优游山林,放浪形骸,过着与伯夷一般的隐逸生活,优哉游哉。世人喟叹:“安石不肯出,将如苍生何?”虽是闻征召不至,依旧是个半隐。一旦国家有难,该当挺身而出。升平四年(360),谢公时年四十有一。边塞狼烟四起,东晋内忧外患,大将军桓温诚聘谢安任军府司马。以“世道未夷,志存匡济”慨然应诏,是为东山再起!“谢公终一起,相与济苍生。”有人说,谢安公从东山出发,迈向庙堂之高,只是因为胞弟谢万战败遭贬庶民,士族凋零,势力衰微。如此说道,格局太小了!以“小草”视野,安能洞察“远志”?家是避风港,国是护航船。心怀家国,方能演绎精彩人生!“镇以和靖,御以长算”,扶大厦之将倾,谢公便是那粗壮的绊绳!
曹娥江畔垂钓的丝线,变变变,在淝水之滨加长加粗为引领千军万马进退自如的黄金鞭。谢安为总指挥,运筹帷幄,泰然自若,指授将帅,各当其任,谋定而后动。命二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、长侄谢玄为前锋都督、次子谢琰为辅国将军,真是应了那句俗话:打虎还得亲兄弟,上阵须是父子兵。全家总动员,这阵仗够大的!集结东晋仅有的八万兵力,严阵以待。计赚敌军后撤后,命晋兵即刻渡水突击。曾经号称八十余万放言“投鞭断流”的前秦部队溃不成军,人心涣散,以致风声响、鹤唳起、草木移,都疑为追兵。捷报传来,棋友相问,谢安公只以一句“小儿辈遂已破贼”相答,依旧不动声色,对弈如初。待棋友走后,由于过度激动,跨门槛时一个踉跄,折断了木屐的齿。也为喜不自禁整出一个幽默桥段。淝水之战,以少胜多,“晋室赖以转危为安”,汉族文明得以延续。
四
一路前行,山水相依,满是谢灵运笔下“白云抱幽石,绿筱媚清涟”的清幽与宁静。不觉已至谢安故居。“竹里无人声,池中虚月白。”这首唐代诗人李赤在《谢公宅》中的状物诗句,说的是谢朓老宅,用在这里也甚是般配。继舜会百官之后,东山雅聚使得这灵山秀水之地再一次名人荟萃。王羲之、支遁、许询、孙绰等一干诗友诗文唱和,啸歌丘林,曲水流觞,呷酒宿醉,极一时之盛。“垂纶在林野,交情远市朝……”恍惚间,玄言诗派大佬人物孙绰的吟哦在山谷间追逐。
一簇兰花肆意生长,随风摇摆。两只蝴蝶在白花瓣、红花蕊上追逐。是白娘子与许仙的“千年等一回”,还是梁祝的“飞越红尘永相随”?
人世间,道路千万条,没有一条比唐诗之路更加闲适浪漫的了。诗香飘逸久远,千年不衰及今。这里是曹娥江的拐点,东山再起的“起点”,也是唐诗之路的节点。
东山,是河南陈郡谢氏的侨居安家之所,是谢安公隐遁山林的生命驿站,是涵养山水诗的温润土壤,是谢灵运作《山居赋》的非虚构文学取景、创作基地、李白、贺知章、刘长卿等次第前来,徜徉其间。
诗仙李白心高气傲,地球人全知道,然而,对老谢家却是偏爱到骨髓里,甘当“铁粉”。东山之地,不惜三顾。对庐陵郡公这位风流隐士、济世贤臣推崇有加,洋洋洒洒的诗歌中,提及谢安的不下三十首。谢灵运、谢朓这个“大小谢”组合,一个是山水诗的一代宗师,一个是将山水诗的清丽娟秀推向极致的“推手”。
“不向东山久,蔷薇几度花。白云还自散,明月落谁家。”李白的用典如盐入水,无痕有味,期冀效仿谢安公建功立业的心情甚为迫切。白天,白云在东山飘着,晚上,明月在东山照着,在东山湖里泊着,只是我未曾得见蔷薇洞。一丛丛蔷薇的藤蔓爬过墙头,演绎岁月的静好,盎然升腾的希望。
杜甫顾影自怜,艳羡“汉主追韩信,苍生起谢安”的壮志得酬;白居易追念谢安公功业,发出“茫茫宇宙人无数,几个男儿是丈夫”的赞叹;胡曾黯然伤神,感伤“五马南浮一化龙,谢安入相此山空”的怅然。回想永嘉之乱,随皇室南迁的陈郡谢氏家族挈妇将雏,车马劳顿两千余里,来到东山这风水宝地,才得以栖身度日。吁!我不禁潸然。正感慨间,踢到一块一拃长的小条石。我捡起,擦拭尘土,放进口袋。留作回家当镇纸用,寓意甚是美好。
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;倜傥风流,高山仰止。真名士,大英雄,魏晋风流数谢安!
五
鹭鸟们叽叽喳喳,向着竹林、芦苇,归巢。我若是一只柴雀该有多好,就在这芦苇丛中筑窠,下蛋,孵鸟,一生厮守这巍巍的山,淼淼的湖,湿湿的地,红红的荷,该有多好!
丝绸一般轻薄的暮雾起,近水远山“在线隐身”。我随老何赶往东山大观酒店,方便明日早起游湖。小酌,那是必须的,一瓶女儿红黄酒,哥俩二一添作五。虾籽蒸黄金活米鱼,梅干菜红烧肉,清汤越鸡,炒谢塘五香干,袅袅着绍兴的味道,江南的味道。酒足饭饱,正打着嗝,老何嘱我倒扣了酒杯,说:“这是文人的规矩,也是老谢家的规矩。这是谢灵运定下的。”哈,从了!
东山是“动词”,东山湖是“形容词”。晚饭后,恰好开启游记创作模式。然后,枕着湖水的波澜,做一个“再起”的好梦……
【作者简介】
谢爱平,笔名江东瘦月。副刊编辑,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。在《诗刊》《星星》《飞天》《北京文学》《人民日报》《作家文摘》等报刊发表诗文700多篇(首),收录于40余种诗文年鉴、选本。在中国诗歌学会、中国散文学会以及《美文》《读者》《诗歌月刊》《青年作家》《散文百家》等杂志举办的征文中,获报人散文奖、海洋文学奖、徐霞客游记文学奖、巴山夜雨诗歌奖、“我的文学梦”主题征文特等奖等。
E-mail: 2117946623@qq.com
预定专线 Hotline:+86 575-8882 8888
中国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大观路88号
88 Daguan Road, Shangyu, Zhejiang, China, 312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