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在上——致敬谢安
胡云昌

1

困于怀念。前朝的落日仍在东山

高卧成一轮明月。山脊很像一个人的睡姿

暗示山脉的走向。绵延的山体两侧

仿佛有两个谢安:一个是大观

一个是担当;一个是山水

一个是天下;一个是家国

一个是苍生;一个是东山再起

一个是进退有据

 

2

藏东山于天下。大雪刚刚过境

谢安从旧事里动身,路过庙堂

朴素进山,谦逊入林,用积雪浇灌块垒

笑看天下才子熙熙攘攘,在京城数次落第

奏疏三千,不及乡野一壶浊酒

月光流羽,竹节孤韵,白衣卿相出没于山野

 

归隐如此简洁。他把闲云、落日、明月

纳入自己的领地,短暂关闭山水与江山的通道

山泉与野鹤来访,蜜蜂顺走了花朵的光芒

任凭江山日渐枯、瘦、涩,逼近腐朽

他用一座东山,为自己的前半生

和后半生,断句

落日微烫,放在山顶

吹凉后,再放下山

 

3

请原谅他的偏安。悬崖如此安静

诗书为伴。晨起,空腹读两页

药效甚佳;饭后服用三卷

谢安把汉字拆散,一半成为粮食

一半成为药丸。粮和药,各司其职

像是在为苍生储备口粮,为江山草拟处方

一个守拙的人,深藏机锋

 

他走失在朝廷的左侧,出现在山河的右面

焚香、沐浴、更衣,在野开卷、悟道

每一个汉字都是在带发修行。脱下俗世

像脱下一层浅薄的皮。于是,他喝山泉、饮浊酒

写文字,调遣鸟鸣,捉怀里的月亮

托迹于山水;整一段曲水,放一盏流觞

与诗文觥筹交错,请白云清谈论道

邀书生东山雅集;肉身扫雪,孤山放鹤

 

4

在东山湖,涟漪派遣一个人的倒影

走进国庆禅寺,把落日插在香炉上

在东山新养一尊菩萨。太傅祠里的战场壁画

硝烟没有折旧,一个成语出没于草丛

谢安墓头枕峰峦,以隐居的智慧

向群山递出逶迤,测算江山的高度

 

谢安雕像抖落半生的残雪,让一轮明月和东山古道

贯通了后半辈子,让草木属性的前半生

先经霜。东山指石遥点江天,横流水

可补青天,可堵江山的窟窿

 

5

谢安用曹娥江加宽了胸怀,用东山加固了脊梁

出山,用才华和美德试了试天下的深浅

此刻,落日没有句号大

 

作者简介:胡云昌,男,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涪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、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巴渝都市报评论员、鲁迅文学院研修班学员。诗歌发表于《人民文学》《文艺报》《中国作家》《诗刊》《中国文艺家》《十月》《当代•诗歌》《解放军文艺》《星星》《北京文学》《飞天》《西部》《红岩》《天涯》《星火》《文学报》《诗歌月刊》《回族文学》《上海文学》《鸭绿江》《诗潮》《牡丹》《阳光》《脊梁》《辽河》《作家天地》《草堂》《重庆文学》《山东文学》《重庆日报》《重庆晚报》《羊城晚报》等报刊。作品被翻译成英文。曾获得《人民文学》第一届“诗意济南 风雅历下”征文诗歌类一等奖、《诗刊》“春风八百里•井冈四十年”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、《星星》诗刊“星星点灯”全国诗歌征文大赛特等奖、首届黄亚洲行吟诗歌国际大赛金奖等各类诗歌征文奖项300多个,作品入选多个选本,出版诗集《纸上山河》。